全国服务热线: 0898-08980898

上一张 下一张

联系beat365

全国服务热线:
National Service
Hotline:

0898-08980898

  • 手机:15288688868
  • 电话:0898-08980898
  • 邮箱:hainanrunheng@beat365.com
  • 地址:广东省清远市beat365体育中心

产品展示

当前位置: beat365 > 产品展示

新8868体育疆鹽鹼地上農作物何以競相生長

发布时间:2023-11-19 13:51:49 点击量:

  8868体育“畝產573.8公斤!”近日,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一師阿拉爾市6團11連的萬畝連片耐鹽鹼水稻田裡,經權威專家測產得出結果——“新稻36號”最終理論畝產為573.8公斤。這是新疆耐鹽鹼水稻首次實現萬畝連片高產。

  新疆屬干旱半干旱地區,鹽鹼地種類多、面積廣,是典型的內陸型鹽鹼地區。第二次全國土壤普查數據顯示,新疆各種類型的鹽漬化土壤總面積達1336.1萬公頃,佔全國總鹽漬化土壤面積的36.8%,是我國鹽漬化土壤面積最大的分布區,鹽鹼地治理戰線長、任務重,綜合利用潛力巨大。

  如何激活“沉睡”的鹽鹼地?多年來,新疆通過選育耐鹽鹼、經濟價值高的鹽生植物8868体育,挖掘鹽鹼地綜合利用潛力,昔日泛白龜裂的鹽鹼地上農作物競相生長,迸發新的生機。

  新疆的地形特征為“三山夾兩盆”,降水量少,蒸發量大,造成含鹽地下水通過上升水流向地表積聚,形成鹽鹼土。此外,新疆河流大多為內陸河,地層裡含鹽豐富,當鹽分隨農業灌溉用水——山區冰雪融水被帶到平原區時,因水分蒸發形成大面積鹽鹼地。

  “按可溶性鹽分含量,我們一般將農田分為輕度、中度、重度及鹽鹼土,重度以上鹽鹼化土地,幾乎無法種植農作物。”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研究員、農業農村部鹽鹼地生物資源與評價利用(西北內陸鹽鹼地)重點實驗室主任田長彥說,改良新疆鹽鹼地,就是用最低成本最適宜技術使農作物生長,但歸根結底還是靠水。

  田長彥與新疆鹽鹼地打了30多年交道,他告訴記者,根據“鹽隨水來、鹽隨水去”的水鹽運動理論,長期以來,通過以“灌排洗鹽”為中心的方式去鹽壓鹼,再結合平整土地、培肥土壤、種植防護林生物排水、水旱輪作,新疆農業戰勝鹽鹼取得巨大成就。隨著2000年起大面積推廣節水滴灌種植技術,新疆農業實現節水高產高效,但也帶來了新的問題,土壤裡的鹽分在耕作層以下存著排不出去8868体育,導致農田鹽漬化面積有擴大趨勢。

  新疆以分類推進的方式開展鹽鹼地治理,對沒有產生次生鹽鹼化的灌區,以預防為主﹔對已經產生次生鹽鹼化的灌區,實施防治並舉﹔對鹽鹼地改良取得成效的灌區,重在鞏固提高治理成果。

  烏魯木齊市米東區是國家耐鹽鹼水稻技術創新中心西北中心水稻耐鹽鹼示范基地。作為新疆水稻主要產地之一,米東區水稻種植面積保持在3.5萬畝左右。5年來,新疆農業科學院糧食作物研究所等單位每年都在此試種不同品種的耐鹽鹼水稻,已種植新粳8號、新粳5號等品種,起到了有效改良鹽鹼地的作用。

  10月29日,和田市拉斯奎鎮托萬庫勒來克村水稻田裡,兩台聯合收割機來回穿梭,割稻、脫粒等一氣呵成。“長勢很好!今年測產畝均超700公斤。”該村經濟合作社負責人阿卜杜熱西提·阿卜杜熱伊木高興地說。

  “這裡曾是寸草不生的鹽鹼地,創下高產的秘訣之一是我們種植的水稻新品種——新稻36號,該品種具有耐鹽鹼、抗倒伏、產量高等優點。此外,我們還採用了無人機播種、施肥、噴藥等現代化種植技術8868体育,還有農業專家提供技術服務。”托萬庫勒來克村黨支部書記陳澤慧介紹。

  烏魯木齊市米東區鹽鹼地水稻平均畝產突破700公斤、澤普縣鹽鹼地夏播大豆畝產突破300公斤、喀什市帕哈太克裡鄉萬畝海水稻最高地塊畝產達850公斤、若羌縣瓦石峽鎮塔什薩依村百畝鹽鹼麥試驗田總產量可達25噸……近年來,經過科研人員不懈努力,曾被認為“十年九不收”的鹽鹼地,如今已長出多種耐鹽鹼、經濟價值高的農作物。

  目前8868体育,以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和新疆農業科學院為代表的一批科研機構,選育了以新冬26號等為代表的耐鹽鹼小麥品種,以源棉8號、新桑塔6號為代表的耐鹽鹼棉花品種,以新稻36號、新粳4號、新粳8號為代表的耐鹽鹼水稻品種,合計在新疆每年推廣百萬畝以上。

  今年初,新疆農業科學院培育並通過國審的優質高產耐鹽鹼水稻新品種“新農粳伊4號”實現成果轉讓,成為支撐產業發展的一項重要成果。該品種為粳型常規中熟水稻品種,具有高產、優質、耐鹽鹼、抗倒伏等優勢8868体育,適宜在鹽鹼地稻區廣泛種植。

  新疆有3000多萬畝鹽漬化耕地,傳統的“洗”鹽方法,改良一畝地需要約2000立方米水,如何在少水條件下開展鹽鹼地治理?田長彥認為“以種適地”是一條重要途徑。

  “以種適地”,就是在不同鹽漬化土壤條件下,選擇不同耐鹽植物品種,不需要徹底改良,用適量水種植,從生態、經濟價值、改良利用等方面都是最經濟的。田長彥團隊發現在克拉瑪依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二師33團等地,即使在白茫茫的鹽鹼地上也能種植經濟鹽生植物——鹽地鹼蓬。

  “這種植物善‘吃鹽’,種植該植物每畝地可帶走350公斤左右鹽分,第一年土壤鹽分下降40%,第二年下降60%,第三年下降85%。三四年后,就可以種植常規作物了。”田長彥說。

  2000年起,田長彥帶著團隊用3年時間幾乎跑遍了新疆所有有鹽鹼的地方,發現320種鹽生植物資源。他們通過調查鹽生植物數量、分布、耐鹽程度等,根據分析數據建了兩個鹽生植物園,引進了150多種鹽生植物,篩選出多種具有不同價值的鹽生植物。以鹽地鹼蓬為例,目前,種植鹽地鹼蓬已在20多個縣區、團場示范推廣。

  田長彥告訴記者,鹽地鹼蓬每畝可產生干草1.8噸左右,它能做成飼料、保健蔬菜,種子還能榨油。同時,今年還進行了鹽生植物與普通植物間套作試驗,正在進行的是大豆與耐鹽植物的間套作。“耐鹽植物生長中需要鹽,通過兩者間的互作,能給大豆提供很好的土壤環境,預計今年的試驗能使大豆耐鹽度從千分之三提高到千分之五。”田長彥說。(拍熱扎提·阿不都 張婷)

  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合作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人民日報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舉報郵箱: